伟德·BETVlCTOR1946
推荐资讯
专题活动
关注微信众号[2022-11-08 23:56:31]
专题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动态  > 专题活动  > 查看详情
【协会动态】《盐碱地鲜米》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圆满召开
日期:2024-06-17 11:25:34
  |  
点击:24
  |  
字号:
A+  A-  A

2024年6月13日,《盐碱地鲜米》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在芙蓉标准化小镇标准化产业(长沙)创新中心2楼召开,标志盐碱地大米产品进入了一个品牌化运营的新阶段。
评审专家组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处长王顺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国辉、谭炎宁,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晓燕、副教授许艳霞组成,马国辉研究员被推选担任评审组组长。长沙市标准化协会、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湖南省现代农业企业协会、长沙袁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乡一品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及希而思(长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代表出席本次立项评审会。

                                                                                      立项评审会现场

《盐碱地鲜米》团体标准的牵头起草单位,长沙袁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前锋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标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可行性以及项目推进计划。专家组成员审阅了相关立项材料,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管理规定》、《长沙市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专家评审组一致认为,《盐碱地鲜米》团体标准立项符合国家粮食产业发展需求,申请单位前期工作基础扎实,技术内容和方案可行,一致同意该标准予以立项。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范小兵表示,盐碱地综合利用是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中办发[2023]44号文件对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提高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益有明确要求。《盐碱地鲜米》团体标准的制定就是落实这一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将全力支持并深度参与标准的起草和推广,赋能相关企业推进耐盐碱水稻产业化进程。  

田亚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盐碱地综合利用是全球性难题,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覆盖了全国17个省份,盐碱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开发潜力大,同时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水稻耐盐碱性强、经济效益高、生态效应显著以及得到政策和技术支持,是盐碱地种植的首选作物。我国有1亿多亩具备水稻种植潜力的盐碱地,但存在耐盐碱研究领域研发体系不完善、力量分散和产学研脱节等问题,正在利用的不足5%,开发利用及增产潜力空间巨大。因此,亟需开展盐碱地大米产品标准研制,促进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耐盐碱水稻种植技术等的协同研究,以大米产品标准推动耐盐碱地改良的技术和产业发展。

本次袁梦农业联合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省现代农业企业协会、一乡一品等专业单位共同制订《盐碱地鲜米》团体标准,是盐碱地综合利用标准化规范化的开始,协会期待相关单位通过标准赋能,为耐盐碱水稻行业产品树立品牌标杆,有序有效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益,助推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








Copyright © 伟德·BETVlCTOR1946 版权所有
地址:长沙市人民东路东湖壹号标准化产业(长沙)创新中心13栋二楼 电话:0731-85656619
ICP备案:湘ICP备19003769号-1  持术支持:友点科技
XML 地图